第九章 战略交锋

  项羽回到戏水对岸的楚军营地。虞姬问过项羽此行经过,知道彤云和艳方没死非常高兴;至于赵高的死法,只道他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如今也证实了早先虞姬对刘邦和赵高勾结的怀疑,但是这些已成的事实,根本无法追究,也没有追究的必要。

  “依照霸王的说法,彤云和艳方应该还在阿房宫。”虞姬道:“但是阿房宫连绵数十里,赵高没有说清楚,实在很难找人。”

  “让我知道彤云和艳方没死。”项羽愤声道:“别说是连绵数十里的阿房宫,就算是将整座咸阳城掀翻,我也要找到她们。”

  “霸王想找彤云和艳方,最好等到大军会合后再说。”虞姬提醒道。

  “我知道。”项羽沉声道:“我不会鲁莽地立刻挥军进入咸阳寻找我的彤云和艳方。”

  虞姬哦的一声,没有接口。

  项羽语顿半晌后,才道:“我这一趟咸阳夜行大有收获,不仅知道彤云和艳方没死,也知道张良说的都是谎话。”

  提到张良,虞姬不好意思地低头说道:“莫非霸王看到什么?”

  项羽道:“我在潜入咸阳的途中,发现一路上太过安静。虽然深夜里不会有人出来行走,但总应该有兽鸣犬吠之声,没想到找条路上几乎没有听到这些声音。显然大有问题。”

  虞姬不解道:“霸王从这件事看出什么问题?”

  项羽道:“我认为楚军埋伏在咸阳的路上等着伏袭我的弟兄们。”

  虞姬啊的一声,道:“真是如此?”

  项羽凝重的神色解释道:“平原山野中的兽犬不会凭空消失,沿路上听不到原本应有兽鸣犬吠,显然这些兽犬是被人杀死或驱离。从戏水到咸阳的路途不下百里之遥,整条路都是如此,可见这条路上隐藏了大批不愿暴露行踪的人马。我们要是从这点来看,道理就变得简单了。应该是途中埋伏了等着伏袭楚军的汉军,怕行踪暴露,才会杀死或驱走这些虫兽,导致发生了这种异常的现象。”

  虞姬恍然大悟道:“有道理啊。”

  项羽接续又道:“打从接到快马信差带来的消息开始,我就不相信刘邦真的会将大军解散,张良带着大量美酒和佳肴前来劳军,也让我怀疑他另有目的。我此行一路上发现到的异常现象,更让我怀疑汉军已经设下埋伏,等着突袭我的弟兄们。”

  语顿,叹声续道:“楚汉相争才刚开始,形势已经如此复杂,幸好我已经不是昔日刚刚从山谷来的那个项羽,否则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像刘邦这样的人,以及张良这样的军师。”

  又提到张良,虞姬再次感到尴尬,偷偷觑看项羽,发现他丝毫没有半点在意的神色,才放下心来。

  今日的项羽和往日的项羽完全不同——昔日的项羽是鲁莽而行,今日的项羽是谋定而定。虞姬对项羽有信心,但她亦忍不住提醒道:“昔日霸王在沙场上野战和攻城,用的是拼战之力,如今来到戏水,未入咸阳,到处都是诡谲的尔虞我诈,霸王可要小心行事。”

  项羽自信笑道:“就算刘邦有张良计,也不是我西楚霸王的对手。”

  虞姬顺势问道:“不知道霸王对现在的形势有何看法?”

  项羽道:“如今汉军屯在霸上,我军驻在戏水对岸,天下人都在注意观看双方的攻防演变。此时刘邦的仁师之名是我最大的隐忧,让我缚手缚脚无法与其公开决裂,直接挥军攻打。”

  虞姬附声道:“师出无名之下,必然引来天下人的责难。”

  项羽遗憾叹声道:“不光是这些而已。刘邦先一步进入咸阳后的种种巧妙安排,让人不得不佩服。尽管我军的战力天下无敌,想要彻底打垮汉军,实在有点困难。”

  他说到这里,难免想到:“要是刚刚趁机杀了张良,必然可以增加楚汉相争的胜算。”但是此事与虞姬大有关系,他自然不会说出来,更何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毫不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对于其中的复杂处,项羽看着虞姬微笑不语。

  局势演变至今,斗力已经不是重点,反而是在双方如何用智取得灭秦胜果——天子宝鼎。

  对项羽来说,取得天下的第一步就是进入咸阳。虞姬关心问道:“不知道霸王要用什么方法进入咸阳。”

  项羽凝神道:“我将用蚕食鲸吞法,缓步慢推、慢慢逼迫刘邦,直到进入咸阳,取得主宰天下的绝对权力为止。”

  虞姬想像着项羽所谓的蚕食鲸吞法是怎么一回事……

  邵杨和项端力所率领的中、后军来会。三十万楚军聚师,项羽不担心刘邦倾全军攻击,甚至还希望刘邦真的笨到主动攻打楚军。如今三十万楚军度过戏水,驻扎在易守难攻的骊山。

  刘邦有张良献策,当然不可能笨到主动工打楚军,也因为项羽楚军的动向,开始改变策略。

  “项羽不中计,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刘邦询问张良如何因应。

  对于项羽攻打函谷关的过程,张良和刘邦同感迷惑,为何一向莽撞躁进的项羽变得如此沉稳。两人不免遗憾,要是楚军在攻打函谷关时蒙受重大伤亡,现在说不定可以光明正大地挑战项羽。

  不仅函谷关一战如此,项羽的五万先锋铁骑要是在来到戏城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立刻攻打汉军,不仅会招惹来全天下的骂名,还会受到张良巧妙布下的连续十道埋伏重创——这十道埋伏有水淹、连续游骑挑衅、多处火攻和最后的四十万围歼决战,任凭楚先锋铁骑的战力再强、项羽和虞姬的武功再高,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亲自见过项羽,再观察他这两日来的作为,我深深感觉到项羽变得深不可测,绝不能用昔日的观感来思考他可能的做法。”张良说到这里,忽然变得面有难色,欲言又止。

  “军师直言无妨。”刘邦绝对的信任说道。

  “我认为现在最好不要跟项羽正面冲突。”张良缓声道。

  “不跟项羽正面冲突?”刘邦疑惑地重复说道:“那岂不是要将主宰天下的天子地位拱手送给项羽。”

  “当然不可能真的把主宰天下的权力让给项羽。”张良连忙解释说道。

  “不跟项羽冲突,又不是拱手相让,这是怎么一回事?”刘邦疑惑道。

  难怪刘邦不解。不在项羽进入咸阳之前一战决定谁是天下共主,真让项羽进入咸阳,岂不是要任由他大封天下?

  要是局势演变成那样,项羽怎么会放过刘邦?就算项羽不杀刘邦,也会撤掉刘邦军权,封个贫瘠的领地给他。如此一来,刘邦永远没有机会重起炉灶争夺天子名器。

  “我刚刚是说‘现在最好不要……’,不是拱手让项羽进入咸阳,整件事还得看项羽接下来会怎么做再说。”张良叹声道。

  刘邦听到这里,面有难色。

  “汉王放心。”张良笃定道:“就算让项羽进入咸阳,我也会想办法保留汉军完整的实力,让汉军能在未来与项羽再争天下。”

  事关紧要,刘邦实在无法放心,道“你认为韩信如何?可以派他跟项羽作战吗?”他知道韩信深谙奇门八法,战略武韬无所不精,想说将汉军交给韩信跟项羽作战,说不定可以挫败项羽的楚军。

  “不行。”张良断然道。

  “为何不行?”众所皆知韩信是从项羽那边过来,刘邦疑惑道:“难道你不相信韩信对我的忠诚?”

  “这件事与韩信的忠诚度无关。”张良道:“事实上,我跟韩信已经恳谈过很多次,他多次跟我提到,终其一生,不会与项羽正面作战。”

  “韩信不愿与项羽正面作战?”刘邦对此大感不解。

  刘邦从奇书中知道自己只要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开国三杰’就可当上汉朝天子,遂在韩信携着赵茜离开项羽后,多次派萧何前去游说韩信加入汉军,终于劝得韩信首肯,带着赵茜一起投到汉军营中。

  然而韩信拥有超绝功力,刘邦怕他看出自己拥有超绝境上的功力,遂在韩信来到汉营后,至今未曾亲自接见韩信。韩信曾经对此感到不满,表明要离开汉营,却被张良和萧何联手苦劝留了下来。

  当然,韩信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刘邦在知道他要离开后,连忙正式昭示所有汉军将领,韩信将会是汉军的总马元帅。

  但是这件事情接续下来的发展令人感到奇怪,每当刘邦选好册封韩信为总马元帅的日期时,反倒被韩信一再拒绝。

  原来韩信知道项羽即将来到咸阳,要是当上汉军的总马元帅,势必非与项羽一战不可。此事让他犹豫不决。他不是担心打不赢项羽,而是犹豫该不该与项羽在战场上交锋作战。正当韩信无法决定的时候,想起柳园婆婆临死前交给他的锦囊。他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写着:‘终生不可与项羽正面交锋作战。’柳园婆婆是韩信的亲生母亲,又是一代奇人,不说韩信自己没有把握打赢项羽,他与项羽在鲁域的生死交情,他也真不愿意跟项羽交手,加上柳园婆婆的锦囊叮咛,使得他拒绝刘邦拜帅的好意。

  张良多次与韩信恳谈拜帅领军之事,韩信不好说明锦囊交代之事,只说自己因为昔日的交情,不愿与项羽正面交锋。

  张良说过韩信不愿领军与项羽作战的原因后,刘邦只能徒呼负负,她深知韩信是自己汉朝的开国三杰,也不敢多置一辞。

  两人这次的对话到此为止,分开后,刘邦依旧将汉军全权交给张良,自己跑到没人的地方练功。张良对他这种举动已经司空见惯,想说他原本是个江湖人,对于练功的兴趣比争夺天下的兴致高。

  然而当日的午后,项羽派使者来到霸上汉军大营。张良得知使者传来的讯息后,不得不用紧急联络烟火将刘邦找回来商议大事。

  “项羽通令所有汉军撤离咸阳!”刘邦惊讶无比地说着。

  “他这招单刀直入实在厉害,真叫人不知所措。”张良皱眉道。

  “眼前双方势均力敌,未战之前,胜负未知。”刘邦愤恨道:“他这种直接下达命令的方式,置汉军于何地?”

  “以项羽之霸,用这种方式并不让人奇怪。”张良叹声道。

  “咸阳是我打下来的。”刘邦坐不住地来回踱步,道:“如今他居然要我撤离咸阳,这件事我绝对无法接受。”

  “唉!”张良遗憾道:“只怕汉王想不接受也不行。”

  “为何不行?”刘邦扬声道:“了不起双方决一死战。”

  “汉王有把握打胜仗吗?”张良提醒道。

  刘邦想到后果,放下握紧的拳头,无奈的叹声说道:“正面作战的风险的确太大……但是……难道真的要听项羽的指挥……”

  张良插入道:“我担心不只是撤出咸阳城这件事而已。”

  刘邦已经忍耐不住地走到张良跟前,道:“军师这句话的意思是?”

  张良推论道:“项羽插心一刀般的命令要我军撤出咸阳,很有可能同时已经派出大批侦骑到处搜索我军藏在各地的伏兵。等他发现事实之后,就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对付我们。”

  刘邦道:“我迷糊了,军师教我。”

  楚军帅营大帐。项羽自信的神情端坐不动。虞姬在他身边含笑不语。七海龙王激赏的目光直视着项羽不放。

  “大哥这招猛虎偷心真是厉害。”邵扬绝对服气的声音说道:“绝对命中刘邦要害,打得他昏头昏脑。”

  “如今刘邦接到霸王的命令。”七海龙王接口道:“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有够他伤脑筋了。”

  “你们还没听过霸王接下来要怎么对付刘邦。”虞姬笑道:“你们要是知道霸王接下来招式,恐怕会更吃惊。”

  “原来还有我不知道的连环招,大哥赶快说来听听。”邵扬心急道。

  “虞姬你帮我说给龙王和邵扬知道。”项羽道。

  “好啊。”

  虞姬笑着应声后,道:“要是刘邦拒绝撤出咸阳,我军师出有名,可以正式攻打楚军。要是刘邦撤出咸阳,我军进入咸阳,并且完全控制咸阳后,继续将兵马分批进入咸阳,以及占领所有重要作战据点,让汉军无法作怪。接下来就是霸王以天子之尊大封天下,届时削掉刘邦兵权,再将他封到楚域霸王的老家,永远无法动弹。”

  “原来这就是大哥所谓的蚕食鲸吞。”邵扬击掌大笑,道:“这下子刘邦有得伤脑筋了。”

  眼前形势一片大好,众人神色欢喜,就连虞姬似乎也忘了历史所载,随着众人欢乐出声。

  却在这时,项羽忽然起身说道:“我倒希望刘邦拒绝撤出咸阳,好让我带着弟兄们跟他作战。”

  众人不解他为何突然这样说。

  只闻项羽沉声续道:“我可不相信这么容易就能够打败刘邦。我等着看刘邦会用什么方法抵挡我的蚕食鲸吞。”

  “就让项羽的楚军进入咸阳吧。”张良道。

  “这怎么可以……”刘邦急道。

  “我们不这样做,就得跟项羽打仗。”张良无奈道:“汉王应该知道,汉军现在绝对打不赢项羽的楚军。”

  虽然在张良和萧何的良策治理下,原先乌合之众凑成的汉军已经略具规模,但是刻下汉军的战力还是无法与楚军相比。更何况韩信不愿领军与项羽作战,汉军没有韩信这个善战的将军,更无法与项羽的楚军交锋。刘邦深知两军交锋的结果——唯有败仗一途。

  “项羽没有中计入伏,我们更应该戒慎谨惧地看待楚汉相争一战。”张良看刘邦久久没有作声,遗憾也是佩服的语气说道:“要是我们不智的在这个时候与楚军撕破脸,根本就是自找死路。”

  刘邦无法接受地长叹一声,艰难道:“但是这样做跟把天下拱手送给项羽没有两样……”

  张良道:“汉王放心,我有办法。”

  刘邦想起张良说过他会想出保存汉军战力的办法,以便来日再与楚军决战天下,忙道:“军师快点教我。”

  “利用已有的优势,拉长战线。”张良看着刘邦,道:“如此一来,我军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换取最后的胜利。”

  “军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急切地等待着张良说下去。

  “汉王与汉军的仁人、仁师之名,天下皆知,称颂不已。汉王与汉军进入咸阳后,诸般措施作为,更赢得关中一地的民心对汉王衷心拥戴,靠着这两点,就可以保存汉军的实力,等待机会与汉军再争天下。”

  张良深谋擘画的语气,让人为之动容。

  刘邦隐约听出些什么,却又无法完全明白,道:“请军师再说下去。”

  只闻张良深邃悠长的语气说道:

  “我们将计就计,将原本埋伏要攻击楚军的汉军打散,令其进入关中一地全境,以秦人对汉王的爱戴,这些汉军可以潜伏在关中一地,项羽根本找不到作战的对象,而汉王也实际掌控整个关中富饶天险之地,谁也无法从汉王手上拿走关中。”

  刘邦仿佛若有所悟,神色不再像刚刚那般慌张无奈。

  张良续道:“就让项羽进入咸阳,进而大封天下,但是挟势要求项羽将汉王封在关中一地。如此一来,项羽大封天下后只好离开咸阳,我军在关中一地养精蓄锐,等待机会再与项羽决战天下。”

  刘邦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明白。

  若是汉军散入关中一地,整个关中就会掌握在刘邦手中。话说春秋战国以来,关中一地受到战祸的影响最轻,要是据守关中富饶天险之地,随时有机会从项羽手中取回天下。

  但是刘邦依然疑虑问道:“项羽要是不允,并且穷追猛打,率楚军攻入关中追击我军,我们该怎么办?”

  张良沉声道:“我们进入关中后,立刻烧栈道,阻绝楚军攻击之路。”

  刘邦已经知道这个

  张良再以坚决的语气说明道:

  “春秋战国以降,中原战祸百年,加上秦朝统一六国后未能好好治理天下,整个天下变得破碎不堪。此次中原六门群雄并起组成联军抗秦,焦土作战,使得残破的中原土地更加荒夷,让人活不下去。如今秦朝已灭,天下人共同的心愿,就是好好安定下来重整自己的家园故土,没有人希望战争再继续打下去。项羽应该知道这些,只要我军以弱为强,并且汉王坚持先入关中者应在关中封王这点,项羽应该不会冒天之大不讳轻启战事。更何况我军已经控制关中全境,项羽自己会有分寸拿捏整件事情。”

  张良越说越兴奋,笑声道:

  “我就不相信项羽能不把汉王封在关中为王……”

  张良的自信的神情中,刘邦针对此事的发展已经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