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天 第232章 复仇

  看着香港几天来不停下跌的一连串数字,奸商心惊肉跳。好在明远集团事先已经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一星期之前就开始从证券市场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

  同时,以李嘉诚等人为首的大财团开始采取相同的办法,共同参与救市行动。

  而这时候,陈致远早已经到了香港。按照张廷的安排,他负责收购广茂公司的计划。猪头陈听说这是奸商的主意,心里一阵感动,没说的,兄弟就是兄弟。

  张廷提前将这几个月从东南亚市场收刮来的钱,大量投入到自己公司,目的是使明远集团的股票不至于随着大盘跌得太惨。短短七天里,他从东南亚回笼的资金中拆资9亿美元,折合港币70亿7千4百万,用以收购包括明远集团在内九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六家都是经过慎重选择之后确定的,全是经营状况良好,并且有着巨大潜力的公司。另外包括符家的鸿宇公司和鸿福百货,当然还有石家的广茂公司。

  对鸿宇公司股票的收购仅限于正常证券交易,这是出于对符家的帮助,鸿福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大家的财产。而收购广茂,完全是奸商在趁火打劫。

  如此一来,黑暗的10月23日,反倒成了明远集团大丰收的日子。仅在这一天,张廷就在股市投入了32亿港币,以低于市值30%以上的价钱,大量吃进。

  投机虽然有赌博的成分,但操作者本身必须要具有市场观察力,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润。奸商、张廷和吴伟良这三人组,从葛兴邦的话中了解到中央的意图,坚信香港经济不会惨遭东南亚的命运,把所有的赌注全押在了上面。

  紧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仅在第二天,也就是10月24号,股市开始剧烈反弹,整体涨幅达到了7%,将前一天的损失全部补了回来。

  出现这种局面有三个原因,一是香港投机散户的资金乘低吸纳,二是本地各大财团,包括24家国企在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

  第三个原因更为重要,中共中央一号首长当天上午在访美前的记者招待会上,郑重其是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相信市场的起伏是自然现象,中国经济,包括香港经济在内,是稳定的。”

  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其中的份量甚至可以超过在股市投入上百亿美元。不过可惜的是,这对于已经成为金融风暴受灾区的香港来说,仍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仅仅只是维持了几天的平静。

  现在的广茂对于明远集团来说简直不值一提,金融风暴之前,这家公司拥有八十多亿的资产,也算得上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但经历了香港股市最近一段时间一浪低于一浪的滑落之后,现在的市值只值原有的三分之二了。

  23号股票大跌那天,满腔仇恨的陈致远站在交易所,远远地看着显示牌上的价钱,咬着牙啐了口吐沫,向经理人下达了收购广茂公司股票的命令。

  奸商说的没错,这次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机会。复仇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目前这个风云变幻的时候,逢低吸纳散户手中广茂公司的股票。

  陈致远带的这组人马是针对广茂公司专门成立的,由吴伟良手下四名资深的操盘手组成。陈致远虽然是个外行,但他手下的这些人却是精于此道,趁熊市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收购一支股票,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

  根据资料显示,广茂公司在交易所的流通股占了整个公司的21.8%,其它绝大部分掌握在石晋中父子和十几名股东手里。陈致远乘机低价收购场内的股票,不动声色地增加手里的法码。

  当然,未经申报收购股票是有上限的,不能超过证监会要求的申报值,一旦超过19.9%,就属于违法操作。持有相当数量的股东们,有谁愿意转让或者同意支持收购的,也必须要到证监会登记,防止有人暗箱操作。

  根据规定,只有事先提请收购计划的公司,才允许在市场上进行操作,而且有时间上的限制。在限制时间内无法达到50%以上,必须中止收购,同时宣布失败。

  这就是游戏的规则,对任何人都一样。

  石晋中父子在股票大跌那天吓坏了,但是根据数据显示,意外地发现自己公司的股价居然只是掉了1%,没有惨跌,这让他们心里大大地松了口气。却不知道眼下的结果,全是陈致远的功劳。

  在奸商的计划中,要求陈致远必须要在近期之内,通过隐密地操作,将散户手中15%的股票收在手里,为下一步做准备。

  10月27号,香港股市受韩国、日本及期货的影响,再次下跌646.14。到这天收市的时候,陈致远接到手下们报告,手中掌握的广茂公司的份额,已经达到15%了。听到这个消息,正坐在集团公司跟张廷聊天的陈致远,咧着嘴乐了。

  第四天是一个好日子,早晨的阳光显得格外明媚,连街上的行人在陈致远看来,都比平时顺眼多了。他今天是亲自去向广茂公司下战书的,石家父子这几个仇人,他还从来没见过呢。

  看着手里的收购建议书,石晋中瞪着眼睛像是要吃人:“什么?收购广茂?!简直是痴心妄想!!”说着,他把建议书重重地拍在桌面上。

  他刚才并没有把眼前这个年青人当人看。要不是秘书说明远集团的副董事长来访,石晋中只怕连见都不会见他。

  几年前倾吞陈法林公司的事,这老家伙并没有忘记,他想看看来人有什么目的,却没想到对方竟然递过来一纸由香港证监会批准的收购建议书。

  由陈致远代表明远集团,经由香港证监会批准,向广茂公司的石晋中提出了收购建议,建议价21块港币,涉资36亿2千7百万。

  陈致远是个不擅于掩饰自己的人,斜着眼睛一脸狞笑:“没错,上面应该写得非常清楚了。证监会的通知估计上午也应该送到你们公司,我是怕你手下办事效率太慢,所以特意一大早就就跑来告诉你!”

  石晋中虽然心里有些慌张,却还是死撑着怒目而视:“就凭你?!”

  “怎么样?!”呲着牙的陈致远目光中闪过一道寒光,抬手指着石晋中,就差没戳到石晋中的鼻尖上了:“老家伙,小爷是专门来送你们石家见阎王的!等死吧!!”说完,他转身扬长而去。

  老奸巨猾的石晋中气得直翻白眼,好在他没有心脏病,不然只怕用不着别人帮忙,当时就挂掉了。

  不仅如此,广茂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前,每股市值没有低于过52块钱的价位,就是现在,每股也还有31块2。而明远集团开的价却是21块,从行规上来讲,这几乎就是在明抢!

  明远集团早就不是一年多以前的明远了,而奸商和张廷为此更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们压根就没指望对方同意收购建议,开这个价就为了激怒石家而已。

  石晋中越是恼火,就越有可能在这个陷阱中埋得更深,奸商只有一个目的,要让石家在绝望中死个明白。

  无耻的石俊棠接到老头子的通知,立刻赶到了董事长办公室。他万万没想到明远集团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收购建议:“扑街仔!明远集团有什么了不起,咱们家已经占了公司40%的股权,看他们能怎么样!”

  石晋中原先占有公司36.4%的股权,而他的两个儿子石俊棠和石少棠分别占有12.7%和9.5%,他们父子三人的总数超过了50%。

  而现在的情况早就已经变了。早在赵启明刚离开香港之后,石晋中为了上次跟鸿宇公司在元朗的合作计划,更希望和符家联姻,拿出自己18%的股权,与鸿宇公司进行换股,借此表示诚意。

  当时符立晨对广茂公司的股权并不感兴趣,考虑了半天才答应下来。他主要还是怕石晋中在今后的合作当中,跟自己耍花样。

  换股之后,石晋中持有鸿宇公司14%的股份,而自己18%等额的广茂股权转到了符立晨的名下。如此一来,石家后来只拥有广茂公司40.6%,虽然如此,石家仍然是广茂最大的股东。

  石晋中心里却一点都不踏实:“不能大意。我这就去找符立晨,你马上联络其他股东,让他们千万不要站在明远集团那边。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一些好处。”

  事不宜迟,一老一少两个卑鄙的家伙立刻开始行动。但石晋中万万没有想到,符立晨居然告诉他,前天下午,明远集团刚从自己手里签下了转让广茂公司18%股权的协议。

  石晋中哪知道符媛和陈致远的关系,这还是符二小姐主动为明远公司牵的线。她老爸现在也被香港股市搞得心惶惶,尤其是明远集团还明确表示,愿意尽量帮助鸿宇公司渡过难关,同时签了另一份协议,将6亿港币以借贷的形式给鸿宇用作近期的周转。

  在这种情况下,符立晨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让石晋中更绝望的事还在后面。他垂头丧气地刚回到公司,石俊棠的电话就打来了,说话的腔调比死了老娘还痛苦:“爸,我们完了!那些家伙已经把手里的支配权签给了明远,这可怎么办呀!”

  石晋中一下子瘫在了椅子上,手里的电话也掉在了,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

  明远集团不仅从符立晨手里买进了18%,这些天还由张廷出面,暗地里拉拢广茂公司其他十几名重要的董事,或者出高价购买,或者作出诱人的承诺。但唯一的条件是,不能让石家知道消息。

  所有的股东对明远集团是早有耳闻,知道对方是中资企业中数一数二的高速发展企业。现在听说对方愿意收购广茂,大多数人巴不得能靠上这棵大树,毫不犹豫就签下了协议,表示同意将手中的股票支配权交给明远。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大局当前,再加上个人利益的驱使,没有人再愿意站在石晋中一边,那样做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如此一来,这十几个人手中19.6%的支配权也到了明远集团的手里,加上从符立晨手中买来的18%,明远集团现在控制着广茂37.6%的股权,成为仅次于石家父子的第二大股东了。

  当然,这没有算上股市散户手里的21.8%。

  现在的明远集团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针对此次的收购,还特意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来造势,由陈致远负责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们的问题有很多,当有人提到明远集团是出于何种商业目的收购广茂的问题时,他非常严肃的答了一句:“没别的原因,我跟石家有仇,所以才会收购他们。而且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说着,他攥紧拳头抬起右手,在众人面前挥动了一下,显示出自己坚定的信心。

  这句话让所有记者一片哗然,场内闪光灯一时间闪个不停。站在近处的一位女记者急忙问道:“陈董,听说明远集团的董事长是赵启明先生。请问他同意您这次的收购计划吗?”

  陈致远笑了,他非常欣赏这个问题:“这个收购计划就是他制定的,我只是负责执行!”总算把躲在幕后的奸商给暴光了。

  陈致远那副无所畏惧的照片,第二天就上了香港大部分报刊的封面。他的话引起了整个香港新闻界的关注,许多记者开始调查他这句话的缘由,希望弄清两家的恩怨的真实原因……。

  从生意的角度来说,进行大规模收购更多的是需要保持理智,从来没有人仅仅为了个人恩怨做出这样的举动。因为只要一动手,至少都要有几十亿的资金投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致远成为香港证券业因个人恩怨发起收购战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