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六十八节

  明山西接天雷山脉,东连雪峰,四周群峰拥立,众脉蜿蜒。1644年的冬天这里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军队。这支打着红旗的军队身穿奇异的彩色军服。穿梭于山岭之间让人很难辩清。为首的几个一个中年军官中一个上去更象是个文士的军官摇头晃脑的吟诗道:“缥缈浮岚重,游人咫尺迷……”

  一旁的一个30来岁的女子疑惑的问道:“陈政委,你这是在唱什么歌啊?”

  “哈哈,粟团长。陈政委他那是在拽文。不是唱歌。”一旁的一个虬髯汉子大笑道。

  “梁师长,我可不知道你们汉家男人的把戏。不过陈政委唱的还真好听。”那女子“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老陈听到了吧。粟团长夸赞你唱的好。再来一首吧。”那汉子打趣道。不错,眼前的这支军队正是梁权可的义勇军第五师。那个虬髯汉子便是五师师长梁权可。那文士则是五师政委陈谷子。至于那女子就说来话长了。原来义勇军三师进入广西之后在当地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不但带去了大量的药品和生活用品。还帮助当地少数民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并表示承认当地土司原本的权利。甚至在广西的议会中给各个土司都留有了位置。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义勇军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在申甲之变后当地土司纷纷表示归附两广联盟。于是孙露决定趁此机会吸收少数民族土司部队组成了现在的义勇军第五师。而这个栗团长就是广西侗族的一个女土司。她的汉名叫粟铁花。

  “让粟团长见笑了。这诗不是陈某所做。乃是前御史薛宣游明山时写下的。我只是有感而发而已。”陈谷子谦虚道:“各位可知这明山在熙宁年间宋神宗,曾封此山之神为顺应侯。也算是芷江的一处名胜了。”

  “听陈政委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我们象是来游山玩水的。”梁权可苦笑道。原本以为会有大仗可打。没想到进了湖广之后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啊,梁师长。虽然没遇到张献忠的部队。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小心为妙。”陈谷子一脸严肃的告诫道。丝毫没意识刚才象游山玩水般拽文的正是自己。

  “陈政委说的是。”对于陈谷子梁权可还是很尊重的。虽然在他看来陈谷子只是个文弱书生动不动就在那里拽文。但他也知道陈谷子是个有学问的人心思缜密。自己这个大老粗还真要有这么一个搭档才行。

  忽然一旁的粟铁花对着他俩大叫到:“梁师长、陈政委。快瞧下面有一个侗寨。”

  “哦?”梁权可连忙拿起望远镜一看果不其然。只见山下炊烟了了确有一个寨子。不禁赞道:“粟团长好眼力啊。”

  “那侗家的吊角楼我再熟悉不过了。”粟铁花得意道。能在这里遇见侗寨她也很高兴。

  “命令部队小心前进不得滋扰周围的乡里。”收起望远镜后梁权可命令道。

  “师长,我这么多人大摇大摆的从寨前走过。寨子里的人不紧张才怪呢。再说汉人和侗家…和侗家有些误会。我看还是让我先下去和寨子里的头领谈谈吧。”粟铁花原本想说有过结。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投靠义勇军了。这句话就硬深深的吞了下去。

  “粟团长不必讳言。汉人的军队和官府过去没少欺压过岭南湖广等地其他民族。从大藤峡起义到荆襄起义都是因此而起。但就象我们孙司令所说的汉人从汉朝起便陆陆续续来到了这里。如今已经过去数百年了。汉人夷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兄弟啊。如今更应该同舟共济,荣辱以共啊。”陈谷子语重心长道。

  听了陈谷子的话粟铁花不禁一阵感动。多少年来汉人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可如今陈谷子这样一个汉人官吏竟然以兄弟相称。回想义勇军进入广西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粟铁花觉得这些汉人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于是她抱拳道:“陈政委放心。侗家人对兄弟最讲义气。”说完便带着几个随从下山去了。

  于是当义勇军来到侗寨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门口了。许多人都好奇的打量着义勇军战士。还不时的指指点点。过了一会儿粟铁花便带着一个穿着短褂,赤足,披头散发的高大汉子走了出来。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背梭镖的青年。

  “师长,这是这里的杨头人。杨头人,这是我们的梁师长。”粟铁花指着那汉子介绍道。

  “杨通见过梁将军。”那杨头领知道梁权可是个将军连忙要行叩拜之礼。

  “杨头人,不必行此大礼。”却被梁权可一把给扶住了不让他行此大礼。

  那杨头领见梁权可确实象粟铁花所说的那样同一般的汉人大大的不同。(其实在装束上也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便将众人一起迎进了寨子。寨子里的乡民也热情的欢迎着义勇军的到来。虽然不少汉族士兵同他们语言不通。但互相用手比画一番后也能了解各自大概的意思。于是战士们有的送给他们鞋子,有的送给他们盐巴或糖等等礼物。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而梁权可等人则被引到了寨子中最大的吊脚楼中。

  梁权可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寨子。虽然没有粟铁花的寨子大但规模也算不小了。在同那杨头人一番客气后梁权可拿出地图指着芷江问道:“杨头领不知你们这里离靖州还有多远?”

  那杨头领一听他们打听靖州不由的眉头一皱道:“梁将军可是要去靖州?那里的人可不好惹啊。”

  “杨头人说的是张献忠的人马吧。”陈谷子插口问道。

  “这我不清楚。只知道他们自称是大西。怎么大明没了吗?”那杨头人一脸糊涂的问道。

  “杨头人,大明还在。只不过遇上了些麻烦。我们就是大明的军队。”陈谷子解释道。

  “你们是大明的军队?粟土司不是说你们是义勇军吗?”

  “义勇军就是大明的军队。杨头人,靖州的那些人对你们怎样?”梁权可想了一下问道。

  “不好,”杨头人摇了摇头道:“整天的抢东西,抢女人。我们都不敢去哪儿了。”

  “杨头人放心。我们就是来将那些强盗赶出去的。”梁权可保证道。

  “这你放心。我们可是有法宝的。”粟铁花神秘的笑道。

  一旁的梁权可听她这么一说知道她又想看炮火表演了。于是便让炮兵在寨子外的空地上摆上了一门6磅炮。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乡民来看热闹。他们都好奇真个黑色的有轮子的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只听一声巨响。烟尘过后乡民们惊讶的发现寨子前的那个土丘竟然缺掉了一个角。当下又是拜神,又是祭祀的以为山神发怒了呢。当粟铁花向他们解释过后。侗寨的乡民便将义勇军奉若神明。而那杨头人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周围的寨子一定会助义勇军一臂之力的。

  ※       ※       ※

  襄阳城外炮火已经持续了三四个时辰了。让张家玉觉得难以想象的是在炮火停歇时他依然能看见城墙上有人影窜动。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义勇军对襄阳城发起了总攻。虽然已经得到白旺部被歼灭的消息但襄阳守军异常顽强的抵抗着义勇军的进攻。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依托着残余的水军襄阳城竟然顶住了猛烈的炮火。义勇军的炮火一度轰塌了部分城堞,但城中守军立即率兵民填修。不少襄阳城的老百姓在填补城墙时被炮火炸死。这让众多义勇军将领感到很是无奈。但这就是战争容不得半点的怜悯。

  张家玉叹了口气放下了望远镜。都怪自己太自信了。毕竟这里是李自成的“襄京”和长沙不同。作为李自成在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又经营了这么久在襄阳百姓中所谓的“大顺”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况且襄阳守军已经放出话说一旦城池被破。“赤旗军”便会为了襄王朱翊铭被杀的事而屠城报复。对于屠城的恐惧使得不少百姓开始帮助襄阳守军抵抗义勇军的进攻。也使得战斗陷入了僵持之中。作为指挥官的张家玉必须立刻做出判断解决眼前的问题。

  “张将军,原来你在这啊。这里离城池太近了要小心暗箭啊。”一个柔和而又爽朗的声音在张家玉的背后响起。

  张家玉回头一看果然是沈云英。于是扰了扰头说道:“是沈将军啊。攻了那么久都没起色。所以等不急自己跑上来看看。”

  “城里的流寇抵抗得很厉害啊。那些无知乡民竟然还帮助流寇。”沈云英接过了张家玉手中的望远镜也观察起了对面的情况。

  “不可否认,李自成在这里还是有些威望的。”张家玉感叹道。

  “哼,李闯妖言惑众,这些乡民愚蠢无知。”

  “毕竟这其中许多的人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官逼民反啊。”受孙露的影响张家玉对于李自成等人并不反感。

  “官逼民反,多好的托词啊。难道一句官逼民反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抢劫。就可以到处作乱吗!他们这么做到最后老百姓还是在挨饿不是吗?结果皇帝是死了。可靼子也入关了。中原百姓的苦难更加深了不是吗?将军该不会是在同情他们吧?”沈云英霜着脸反问道 “那沈将军认为襄阳城破后。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屠城吗?”张家玉不置可否的看着越说越激动的沈云英。这些个事情他和孙露等复兴党骨干都讨论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下决心要另辟一条救国之路。但对于这些农民军他们一致认为决不能简单的一杀了之。若是那样的话他们和旧的明军就没什么分别了。

  沈云英楞了一下。虽然她很仇恨这些流寇和贼民。可是真的要她屠城她做不到。微微的动了以下嘴唇沈云英终于赌气的将望远镜扔给了张家玉。她冷冷的说了一句:“张将军还是多注意注意对面的樊城吧。”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听了沈云英的话张家玉不由的心中一亮。他连忙抓起望远镜观察起了樊城。不错!在沈云英的提醒下张家玉发现比起坚固的襄阳城。对面的樊城更容易被攻破。而襄阳城与樊城唇齿相依。只要攻下樊城则襄阳城就可不攻而得。“好!就先打樊城!”张家玉在心中立即改变了作战部署。将重点放在了樊城。

  于是在三十日义勇军分别从东北、西南两方向进攻樊城。并且烧毁了樊城与襄阳城之间的江上浮桥,使襄阳城中援兵无法救援,将樊城完全孤立。当天下午义勇军便炮轰樊城。打开了樊城西南角。鱼贯而入的义勇军同城内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算结束。樊城守将终因寡不敌众投火殉职。

  樊城的失陷使襄阳形势更加危急。城中百姓的恐慌情绪也愈演愈烈。再加上缺少粮食和柴火寒冷的天气使得襄阳城中军民纷纷拆屋作柴烧。但义勇军并没有给他们以喘息的机会。在樊城被攻陷的第二天义勇军就由樊城攻打襄阳。并炮轰襄阳城楼,这一次的进攻彻底击毁了城中军民人抵抗的决心。襄阳南门首先被攻破。进入城内的义勇军并没遇到象樊城那样的全力抵抗。当日卯时,襄阳城终于就到了义勇军的手中。

  1644年农历十二月初四义勇军攻陷襄阳。至此长达一个多月的荆襄战役终于拉下了帷幕。此次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共达十万余人。义勇军连下荆州、随州、襄樊等几个湖广主要城市。并歼灭了大顺驻守“襄京”的白旺部等主力。

  义勇军的这一系列胜利极大的刺激了周围大顺军和大西军的神经。他们纷纷紧闭城池不敢再出来活动。而相对应的这些地区明朝的残余势力则开始跃跃欲试起来。各地的地主又组织起了民团不断的围攻那些防守薄弱的城池。

  与此同时从广西赶来的义勇军第五师也在当地少数民族土司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靖州。逼近澧州。恰逢此时传来了襄阳失守的消息。犹如惊弓之鸟的张献忠再次发挥了他善于逃跑的本领。迅速将部队撤出了湖广固守四川。这样五师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澧州。由此整个湖广就只剩下了义勇军和南明两个势力。南明拥有长沙、武昌等主要城市。而义勇军则控制着襄樊、荆州等重要军事据点。为进军中原以及以后的淮海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