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十二章 同盟国家联盟(中)

  2040年,3月23日,阿根廷,坦桑尼亚,毛里塔尼亚,喀麦隆这四个国家第一批加入了“欧中联盟”,开始了中国与欧洲势力范围内的国家纷纷加盟的序幕。这天,“欧中联盟”也正式改名字叫“世界同盟国家联盟”。可以说这个质的变化。是中国与欧洲的联盟正式向全世界扩展的开始。

  由于加入“世界同盟国家联盟”需要很高的要求,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思想,科技,军事力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导致了第一批加盟的国家并不多。这些国家都是最早就与中国或者欧洲结盟,最先得到发展的国家,或者本身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发展上并不落后。所以才有资格成为第一批加盟的国家。而且可以说这些国家都是中国与欧洲的铁竿盟友,他们的加盟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这还是有必要将加入联盟的要求明确下。

  首先是经济上的,在经济上,加盟国家必须要有自己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至少是在满足自己国内经济生活需要的工业基础。如果有强大的军事工业的话,将做为提前考虑,并且给予一定的方便与优惠。

  经济方面的要求,说白了,就是不能因为加盟而给中国或者欧洲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在中国与欧洲全面准备战争的时候,任何经济上的负担都有负面的影响,所以这点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中国与欧洲,在这个时候都没有更多的钱拿出来支持那些连自己人民生活都不能保证的国家进行发展,而且时间上也不够了,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加盟。当然这也有例外,就是占据了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将做特殊考虑。这也是中国与欧洲为了能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做出的规定。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需要这些国家能自立,至少是在人民的生活上能自立,对于比较严格的军事生产力方面的要求并不多,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军事生产力几乎都已经掌握在了四大列强手中,那些小国家即使是能生产武器,也只能生产一些不需要多少技术支持,不需要多少投入的轻武器,或者特种部队用的武器系统。这点要是做了要求的话,可能在世界上出了四大列强外,几乎就没国家符合条件了。

  在文化思想上,要求加盟国家至少能接受中国或者欧洲的一种文化思想,就是中国的新意识形态或者欧洲的民主自由制度。对于那些仍然处于独裁或者封闭的国家,是坚决不接纳的。

  其实这是中国特意要求加上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自己的新意识形态。但是为了照顾到欧洲的利益,所以也把欧洲的思想加了上去。但是中国并不怕在这点上受到欧洲的威胁,因为从世界各国的接受角度来说,中国的新意识形态远比欧洲那种老套的自由民主更容易推广,而且接受中国这种意识形态的国家远比接受自由民主制度的过多。其实反过来说,这也是降低了对国家制度的要求。不管是什么制度,只要不是极端的话,那么都能非常容易的接受中国的新意识形态。可以说,在国家的交往中,最严重的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很多时候,国家间的矛盾都出现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上。因此,中国为了拉拢到更多的朋友,并且继续推广中国的意识形态,就特意的加上了这条。当那些还没接触到民族自由制度的国家,为了加盟的话,那么就要接受这两种思想中的一种,这时候中国的新意识形态就充分显现出了竞争实力。而且也为那些抵制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敞开了自己的大门。这些国家只要拿来中国新的意识形态,再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动,几乎可以原封不动的套用到他们原来的制度上。而对独裁国家,以及封闭国家的拒绝,这也有欧洲与中国自己的目的。不可否认的是,独裁国家的力量想对来说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在当时这个世界中,而且极有可能因为战争的影响,而引发国内的混乱。这点是为了保证加盟的国家都是那些国家的人民自愿的加盟,而不是因为某个独裁者的利益加盟,避免了在战争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世界上已经没多少独裁封闭的国家了,所以这点有也等于无。这只是中国与欧洲为了表明自己的意思,就是要搭乘上中国与欧洲的战车,那么就应该是人民自愿的,中国与欧洲并没有强迫任何一个国家加盟。其实这点也是欧洲最需要的,欧洲的民心民情决定了这点,作为一个民主字自由的国家,欧洲将人民的思想与意志是看得最重的,很多时候都是国家在配合人民需要,而不是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在某些方面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点是欧洲与中国最大的差距。中国可以因为国家的利益,在某些时候,暂时放弃人民的利益,一切都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崛起服务,人民只是服务的工具,是国家的建设者。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民就没有了权利,国家在强大后,才能从各个方面保护人民的利益,这就是中国的思想体系,一切以大局为重。

  在科技上,要求加盟的国家具备有一定的科技力量,但是要求并不高,但是在配合中国与欧洲的科技发展方面的要求还是有的,就是必须能配合中国与欧洲的科技发展,而中国与欧洲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其实这点的意义也非常的明确,那就是杜绝那些十分落后,十分愚昧的国家进入联盟。由于现在世界上的科技发展可以说已经集中到了四大列强手中,其他国家虽然也有大学,也有科学家,但是他们的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而且不能及时的得到第一手资料,为整个人类的科技发展做不出多少的贡献。而且他们的大学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培养适合的劳动者,是一种面向应用的大学教育,而不是面向发明与开发的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中还是有自己优秀的科学家,甚至还有些在某些科研领域保持了自己领先地位的科学家,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这些国家的精英。而中国与欧洲在后面的要求,正是为了收集这些科学家,让这些科学家为中国与欧洲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可以说是一个收集全世界人才的要求。因为在中国与欧洲才有足够的先进设备提供给这些优秀的科学家,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果。而在同盟条约中规定的科学技术共享也保证了这些科学家在帮助中国与欧洲发展科技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祖国做贡献,并不是说放弃了自己的祖国。从这点上,降低了这些国家的戒心,也更好的利用起了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可以说这点是中国与欧洲相当有前瞻性的举动,而且也是对别的列强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不考虑,战争实力可以不考虑,但是这些国家优秀的科学家带来的影响绝对是不能不考虑的,在当时的世界中,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特别是与军事技术有关系的科学家,其做出的贡献,绝对能抵得上一个师的战斗力,在某些先进军事科技方面,甚至能抵得上十万军队的作用。而中国与欧洲也正是通过这个要求,开始将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收为己用,大大的促进了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

  最后一点的要求,就是对军事能力的要求,这点可以说是要求中比较难达到的一点。中国与欧洲要求所有加盟的国家都具备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并且国家能很好的配合军队的行动,以及能向中国或者欧洲的军队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主要的难点还在这后面,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军事实力,并且都在向着能保卫自己安全的方向发展。但是要其国家能达到配合军队行动,并且向中国或者欧洲的军队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援,这点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这点要求其实就是要求所有的加盟国家在军事制度上都要转向中国或者欧洲的军事制度。因为只有相同的军事制度,比较一致的武器系统,才能做到向中国或者欧洲提供军事后勤援助的能力。才能配合中国或者欧洲的军事行动。当然,很多国家在这之前就已经接受了中国或者欧洲的军事制度与军事思想,在军队的建设上,也紧跟中国或者欧洲前进,在军队后勤保障体制是和并没什么难题,在军事行动的配合上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让国家能配合军队的行动,这不单单是个军事的问题,涉及到的还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可以说,这个要求是个最全面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前面几点上的一个总的要求。毕竟加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战争,当战争来临的时候,这个就成了重中之重了。而中国与欧洲做出这点要求,正是基于战争的目的。而且同盟的本身性质就是战争同盟,如果不面对战争,或者即将开始的战争的话,完全就没有必要有这个同盟了。

  中国与欧洲已经为自己的同盟树立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这是对所有希望加盟的国家的要求,也是中国与欧洲帮助这些国家的前提。即使是有这个门槛,还所以大量的国家踊跃参加同盟,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保障自己安全,以及在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中生存下去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