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世界的目光被南亚爆发的战争吸引了过去。这天凌晨,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军队先后向对方发动了攻击,战火已经在整个印巴国境线上燃烧了起来。第四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
先就印巴双方在战前的形式做个介绍。2009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印巴两国可以说是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印度的外汇收入有1/3以上是靠在外国的侨民汇款回来的,但是经济危机导致了印度的侨汇大量减少,在经济危机中各国又都减低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软件,网络等方面的投入,所以印度的另外一大收入来源软件业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经济危机导致的世界市场的萎缩,也使得投资家在印度的投资大幅度降低。在这种种原因中,印度的经济在2009与2010年都出现了倒增长,最危机的2010年,印度已经出现了经济崩溃的现象,如果不是2010年印度粮食得到了大丰收的话,那么印度的经济体系已经崩溃了。2011年开始,经济危机已经度过,世界经济全面开始复苏,印度经济也在世界经济的带动下停止下滑,并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2012年与2013年,印度的经济开始飞速回升。到2014年年初,印度经济已经比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有所提高。而印度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经济危机中,由于台湾战争,第二次朝鲜战争等因素,印度的军事实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所提高,这也主要是应付当时巴基斯坦的军事威胁以及中国方面的威胁。在2011年年中爆发的欧美贸易战中,印度也从美国那获取了不少的军事援助,加上巴基斯坦缓慢的经济复苏,以及巴基斯坦军事力量的萎缩,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活动的飞速增长,都让印度决定要一举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巴基斯坦方面,在200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巴基斯坦受到的打击比印度更为沉重。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在2010年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要不是中国及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巴基斯坦是国民经济是撑不过这一关的。而在台湾战争与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为防止印度背后发难,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这就导致了巴基斯坦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军事实力反而得到了很大提高的奇怪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印巴间的最激烈的一次军备竞赛。当然这是导致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最初原因。而后在欧美贸易战中,巴基斯坦碍于与中国的关系,而没有同美国一道进行对新欧洲联盟的贸易制裁,这导致了在军事实力方面拉大了与印度间的差距,虽然中国与新欧洲联盟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军事援助,但是与美国向印度提供的大规模援助相比就很微不足道了,这也是中国与新欧洲联盟在调整国内经济时所不能做到的。这让本来已经有很大差距的印巴军事实力更加拉大了距离。而从2013年底开始,巴基斯坦控制的一些克什米尔反印度武装组织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针对印度军队与平民的游击战。所以这就导致了印度最后的决定,要用这个机会一举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到2014年4月22日,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印巴边境上已经分别集结了120万与60万的军队,光在克什米尔地区,两国的军队就分别达到了50万与20万。第四次印巴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在这种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为了防止被动的局面,首先发动了进攻。2014年4月24日凌晨2点,巴基斯坦在锡亚尔利特方向开始了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展开了进攻,而在拉合尔方面的巴基斯坦军队负责进行侧翼掩护。1个小时后印度开始了反攻,同时在印巴南部国境线上,印度军队也展开了进攻,目标是卡拉奇,印度作战的目的已经很简单,不仅要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还要一举解决巴基斯坦问题,印度的作战行动明显是想切断巴基斯坦与外界的海上联系,然后发动对巴基斯坦的全面进攻。虽然说印度的做战计划在战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印度犯了一个日本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对战略形势没做过多的研究,在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是印度想消灭巴基斯坦就能消灭巴基斯坦的事情了。而巴基斯坦在战术上就犯了错误,因为与印度的战争绝对不只是在克什米尔的地区冲突,如果战争发展下去的话,那么最后将是印巴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是巴基斯坦打不起的,也是他没想到的,所以这也导致了在战争初期巴基斯坦虽然取得了部分地区的胜利,但是却不能阻止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全面封锁。
2014年4月24日,巴基斯坦宣布进行全国动员,全国进入战争状态。而印度也于同日宣布印度部分地区进入动员。这是印度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比较大的一个错误,印度并没与巴基斯坦同时进入全国战争动员,在这以后就造成了印度新成立的军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
2014年4月28日,印度南面军队已经进逼到卡拉奇外围,而印度的海军已经封锁了巴基斯坦海域,巴基斯坦与外界的海上联系已经快要被截断了。巴基斯坦在紧急向卡拉奇地区增援了3个师后才稳住了防线,阻止了印度的攻势,而在背面战场上,印度军队已经稳住了防线,巴基斯坦在南面情况没有好转的时候,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攻势也达到了最高点,印度军队还在部分地区展开了反攻。总体局势对巴基斯坦来说已经很不利了。
2014年4月29日,巴基斯坦宣布将为50枚射程达到1500千米的高里2型弹道导弹装上嘿弹头,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将使用核武器来保卫国家。还宣布巴基斯坦已经装备了当量达到200万吨的氢弹,以及数量达到了200枚的核武库。
2014年4月30日,印度也宣布了自己的核武库数量为400枚,其中当量为100万吨以上的弹头达到了100枚以上。同时,宣布印度的20架SU-30MKI战斗机将装载核武器进行战备巡逻。印度的50枚烈火中程弹道导弹也将装上核弹头进行战备值勤。以随时报复巴基斯坦对印度进行的任何核攻击。但是印度也表示了,只要巴基斯坦不对印度进行核攻击的话,那么印度是不会首先对巴基斯坦进行核报复的。
2014年5月1日,世界各国都发表声明,要求印巴双方保持冷静,不要使用核武器来解决纠纷。
2014年5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紧急出访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外长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然后又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进行了会谈。同日,大俄罗斯外长也紧急访问了印度,在与印度外长商谈后又与印度总理甘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中俄双方的目的都是一样,不希望印巴之间爆发大规模的核战争。
2014年5月3日,中巴双方外长在伊斯兰堡共同宣布,中国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大规模军事援助,并且派遣军事教官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帮助巴基斯坦军方进行抵抗印度入侵的战争活动。而巴基斯坦宣布,将向中国开放2个空军基地以及1个海军潜艇基地,以为在阿拉伯海与中东地区活动的中国军队提供保障。中巴的这一分合同开始把中国也拖如了这场南亚地区的战争中了。
2014年5月3日,俄印外长也宣布,大俄罗斯仍然将继续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但是大俄罗斯将保持中立的地位,并不会帮助任何一方进行战争行动,大俄罗斯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完全是商业上的活动。
2014年5月10日,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第一批武器装备已经运抵伊斯兰堡。包括120架FC-1战斗机,350辆88改3型主战坦克(巴基斯坦把这种坦克叫着哈立德失,是巴基斯坦陆军最先进的坦克之一)等。由于这些装备一直就是巴基斯坦军队的主力装备,所以巴基斯坦军队并不用为适应新装备而进行专门的训练。只需要在中文显示的地方表上英语解释就是了,从这也可以看出,这些装备绝大多数是直接从中国的军队中拿过来的。这也表明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进行得多么彻底。当然,幕后的原因是这些武器装备快要被中国军队淘汰了,与其放在后方生锈,还不如拿到前线上发挥点余热,而且对巴基斯坦军队来说,这些装备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2014年5月12日,换装了中国援助的武器之后的一支巴基斯坦坦克师已经开到了海得拉巴,对印度进攻卡拉奇的军队进行了侧面威胁。而有了新战斗机的巴基斯坦空军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克什米尔巴军上空的制空权。并且对部分印度地面部队进行了空袭。
2014年5月13日凌晨2点,进攻卡拉奇的一支印度坦克师为了解除侧面巴基斯坦军队的威胁,向海得拉巴开进,几乎同时进驻海得拉巴的巴基斯坦坦克师也向西南面前进,对卡拉奇进行援助以及打击对卡拉奇2面包围的印度军队。凌晨4点,双方的坦克部队在距离海得拉巴外40千米外遭遇了。爆发了第四次印巴战争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印度坦克师主要的装备是T-90坦克,而巴基斯坦装备的是中国的88改3型坦克。两种坦克各有千秋,在观瞄设备上,88改3型使用了最新的红外探测器以及最新的激光侧距仪,在平原上对坦克大小的目标能在3千米以外就能进行识别与攻击。而T-90式虽然在21世纪初是很先进的,但是装备印度军队后就一直没得到改进,所以在电子设备方面T-90至少落后了一代,最远只能发现2500米以外的坦克。火力方面,两种坦克都是使用的125MM滑膛坦克炮,但是在弹药上就有差距了,印度的坦克炮有炮射导弹,能够对最远5000米以外的装甲目标进行攻击,但是其只能发现2500米以外的目标,所以如果没有前进观测的话,那么这些导弹只是摆设了。而印度装备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500米的距离上只能穿透600MM的装甲。88改3型虽然没有炮射导弹(重要是俄罗斯不同意向巴基斯坦出口,中国自己的还是有的),但是其装备的钨合金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3000米的距离上就能击穿650MM的装甲,而贫铀合金穿甲弹在3000米的距离上的穿透能力甚至达到了800MM,但是由于技术以及保密原因,巴基斯坦的88改3型坦克上只装备了钨合金穿甲弹,射速方面,2种坦克都有自动装填机,最大射速都能达到8发/分,但是在激烈的运动战中,能达到4发/分已经是很不错的速度了,而T-90在发射炮射导弹的时候,速度最高只能达到2发/分。装甲防护上,T-90在正面装甲厚达550MM,加上外挂的反应装甲后对穿甲弹的防御更是达到了700MM,而多破甲弹的防御达到了1200MM,88改3型的正面装甲只有500MM,加挂了反应装甲后对穿甲弹的防御达到了650MM,对破甲弹的防御达到了1100MM。而在机动性方面,两者的最大越野速度都是45KM/H,从0到32KM/H所用时间都在10秒以内。从这两种坦克的性能分析上来看,都是各有千秋,如果在战场上相遇的话,那就要看指挥官的指挥,以及坦克兵的素质了。
双方由于都是秘密行动,所以在行进中都没向前方派遣侦察兵,所以完全不知道对方正与自己迎头相进。首先是巴基斯坦坦克师先发现了印度的坦克部队,在4000米的距离上,88改3型坦克上的热相仪上就显示出了印度装甲机群那巨大的目标特征。然后在中国军事人员的建议下,分了一个团韵地机动行进继续与印度装甲机群对峙,随装甲师行动的机械化步兵就在后面构筑了反坦克防御阵地,以对付印度装甲集群在受到攻击后的突围。而另外2个坦克团分别从左右两面绕了个大圈,对印度装甲集群进行包围行动。这是个很典型的装甲兵作战方式。但是现在印度的装甲机群根本还没发现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所以就算用这么简单的战术也是够印度人受的了。
战斗是由巴基斯坦坦克师一团团长的88改3型坦克的射击开始的,这时候印度的装甲集群已经进入了巴基斯坦人布置好的包围圈中。300辆T-90与350辆88改3型坦克展开了生与死的角逐。88改3型已经能在2500米的距离上用穿甲弹击穿T-90的前装甲了,而T-90要是用穿甲弹的话,只能接近到2000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88改3型的前装甲。在此以外只有用炮射导弹进行攻击。所以巴基斯坦坦克兵充分利用了距离的火炮的优势在远距离上与印度坦克对射,而印度人只有用炮射导弹进行反击,但是这又大大的降低了射击速度也就是降低了火力的密度。当印度人努力想靠近双方的距离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坦克兵又回到了自己步兵反坦克导弹的保护范围内,让印度人再遭受到了反坦克导弹的打击。在印度人对付步兵的反坦克导弹攻击时,巴基斯坦的坦克已经运动到了印度坦克的侧面,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打击。最后印度人在前进受到反坦克火力的重点照顾后,撤出了战斗,但是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当印度人与反坦克阵地上的步兵纠缠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坦克兵已经包抄了印度装甲部队的后路,最后只有20多辆坦克与大部分的步兵逃离了战场,战斗几乎是一面倒进行的。3个多小时的坦克大战结束的时候,印度这个装甲集群的300辆坦克已经被击毁了250多辆,被俘虏了20多辆,300多辆装甲车被击毁了200多辆,俘虏了50多辆,能离开包围圈的印度装甲兵只有20多辆坦克与40多辆装甲车。而巴基斯坦只损失了50多辆坦克,40多辆反坦克战车。这对于他们取得的战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双方在此战中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以为行动都是保密的,而没有派出前进侦察部队,不能及时的掌握前方的情况,所以才有此次遭遇战的爆发,但是巴基斯坦军队在发现问题后充分的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并不与在火力与防护上占优势的印度坦克部队进行直接的决战,而是充分的利用了自己在观描与远距离攻击力上的优势与印度的坦克部队打运动战,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印度坦克部队在遭到袭击并被包围后并没明确突围的方向,也没进行坚决的突击,而是与巴基斯坦的反坦克步兵进行了长时间的纠缠,至使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能完成最后的包围行动,而被截断了退路。如果印度的坦克部队在发现已经受到巴基斯坦坦克部队三面围攻的时候能及时的从巴基斯坦防御阵地正面进行突破,那么在突破后进行反包围运动做战,就能完全挽回战场上的劣势。如果对巴基斯坦正面阵地的突围不成功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回侧以保证自己的后方安全,而不会出现被巴基斯坦坦克部队抄了后路的情况,正是因为印度坦克部队犯下了这连连的错误,才致使有最后的惨败。
2014年5月15日,印度对卡拉奇的包围被解除了,印度人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被歼灭,在得不到新的装甲部队补充的情况下,印度人是不会笨到等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来围歼自己的,就主动的向后方撤退了50公里,在那构筑了密集的反坦克阵地,以对付巴基斯坦已经在这一地区占优势的装甲力量,同时等待自己新的坦克部队的到来。
巴基斯坦对卡拉奇的这次解围行动,完全是其坦克部队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利用了印度人的弱点,一举歼灭了印度在此方向上的装甲主力,从而取得了战场优势。从这一战中也能看出,人员素质在战斗当中的重要性,以及情报侦察在现在带战争中的地位。这以战也基本上奠定了双方在南部战线上的事态,虽然印度随后向南方战场补给了大量的装甲力量,但是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布置了大量的防御阵地,所以印度在后面只能在该方向上做一些小型的攻击行动。再一次证明了,如果装甲部队不能得到空中与炮火的支持的话,在坚固的防御阵地面前,装甲突击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而印度从始至终都没有完全获得战场上的制空权。
|